...然为胡骑所围,粮道绝,兵多馁死.上急,以裴行俭
编辑: admin 2017-01-03
-
4
【粮车伏兵】
唐肃宗的时候,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北方偏僻的地方不得安宁.朝廷派大军去击退胡人,然而去背胡人的军队所围困,运送粮食的道路他也被断绝了,士兵大多被饿死.朝廷非常着急,派遣裴行俭率军去援助受困的军队.裴行俭说:“胡人人很多,我们只有智取.”于是假装有三百辆运粮食的车,每辆车藏五个强壮的士兵,每个人都各个拿着风里得到和强劲的弓,让老弱的人驾车,并且在前边峡谷里埋伏数百个精壮的士兵等待胡人.运送粮食的车行走在山间的道路上那帮贼人果然下山来抢劫粮车,非常高兴.此时正值炎热的夏天,人和牲畜都非常干渴就想去泉水边喝水.快要到达泉水边时,藏在车中的精壮士兵一起发动攻击,这时伏兵也赶到了,几乎把贼人杀尽,只有少数逃掉了.从此运送粮食的道路重新畅通,官兵又得以重振旗鼓.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英语翻译今天之内.原文也要啊[语文科目]
222.【粮车伏兵】
唐肃宗时,胡人大入塞,北鄙不得宁.上派大军击之,然为胡骑所围,粮道绝,兵多馁死.上急,以裴行俭率兵援之.行俭曰:“湖人众,惟智取耳.”遂佯为粮车三百乘,每车伏壮士五人,各持锐刀劲弓,以羸老驾车,并于前方深谷处伏精兵数百待之.粮车行山道,贼果下山劫之,大喜.时值盛夏,人畜皆渴,欲就泉饮.将临泉,车中壮士齐发,伏兵亦至,杀获几尽,余者遁.自此,粮道复通,官军得以重振旗鼓.
类似问题2:英语翻译好的400分
19、关羽刮骨疗毒
关羽曾经被乱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毒已渗入到骨头里,应当刨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的骨头,除掉毒药,这样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医生刨开.当时关羽恰好邀请各位将领在一起喝酒吃饭,臂膀上的鲜血淋漓,溢出盘子,而关羽却依然吃烤肉,举起酒杯喝酒,谈笑自若.
20.白毛女
有个佃农名叫杨白劳,早年失偶,养育了一个女儿,名字叫做喜儿,许配给了住同一个村子里的名叫大春的青年.(村里有个)地主叫黄世仁,(此人)为富不仁,逼(杨白劳)交租,杨白劳呼喊求助无路可走,于是自杀而死.喜儿立刻陷入虎口,被黄世仁所奸污了.接着黄世仁又想把喜儿卖掉.喜儿没有办法,就在半夜里逃跑了,跑到深山然后躲藏起来,采摘野果吃.为了报仇而生存,偷偷进入古寺,抓人们供给菩萨的供品吃,人们都以为她是鬼.后来解放军到来,(喜儿)被大春抓住了.大春仔细看看,正是喜儿啊!喜儿自己说出了(她)的坎坷经历,两个人不由得感慨起来.这正是:漫漫长夜后终于看见日出了,地覆天翻(的革命)让劳动人民都当家作主人了.从此世界上没有残酷的政令,豺狼虎豹般的压迫者都被人民烧成灰烬(打倒了).
23:邴原泣学
邴原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逝了,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没有丧父,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 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说:“(我)没有钱读书.”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可以白教你,不用交钱.”于是,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背诵了《孝经》和《论语》.
24、小儿饲鹊
院子里有棵树,树上有一个鸟巢,喜鹊在巢中喂养两个孩子,每天它自己在那里呱呱地叫着.后来遇到狂风,树枝折断了,鹊巢毁坏了,两个小鸟掉在地上了.一个小孩看见了,不禁欢喜,把小鸟抱了回去,每天早晚喂养它们,非常喜欢,等它们渐渐长大才能飞.一只猫过来袭击,叼走了小鸟,孩子立刻去追猫,未赶上,顿时停下来哭泣.小孩说:“早知道这样,我把你们放回林间,(你们)就不会被猫吃了.这是我的过错啊!”
25、刘氏善举
刘某某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生养有一个儿子.她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点着蜡烛在织机上纺织,一年到头都是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她总是能够拿一升一斗的粮食周济他们.偶尔有没有穿的,她就拿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说她太好了.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母亲就告戒他,说:“对别人做好事,是人的本分,哪一个人没有急窘的事情遭遇呢?”母亲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都被烧毁,乡邻们都主动地给予他们衣物,并且为他们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念刘寡妇的情呀.到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善举的作用.
26、枭逢鸠
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说:“你要到哪里去?”猫头鹰说: “我要搬到东面去.”.斑鸠说: “为甚麽缘故呢?” 猫头鹰说: “村裏的人都讨厌我叫的声音,为了这个缘故,我要搬到东面去.”斑鸠说:“你要是能改变了叫的声音,那就好了; 要是不能改变叫的声音,就是搬到东面去,人还是讨厌你的声音的.”
27、鹿亦有知
博山有个姓李的人,以砍柴为生.一天,他在山坳里捡到一只鹿仔,就带回家喂养.鹿长大一点后,十分驯服,见到人就呦呦叫.他们家周围都是大山,鹿出去,到晚上必然回来.到了秋祭的时候,照常例要用鹿祭祀,官府监督打猎的人很着急,限期要送上,但是猎户十几天都没有打到鹿,就向这个姓李的人请求把鹿给他,姓李的人不给.猎户一个劲地哀求.姓李的人迟疑道:"等我考虑考虑."当夜鹿就逃走了,不再回来.姓李的人十分后悔.
28、二鸿
有一个猎人得到了一只天鹅,其中雄的那只跟着猎人飞到了他家,悲伤地鸣叫着,徘徊着,到了黄昏才走.第二天来了,猎人捉住了他,看见他伸出头颈俯仰着,吐出半块黄金.猎人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用来赎妻子的.猎人放了两只天鹅,两只天鹅双飞而去.猎人称了一下金子,有二两六钱多.唉!禽兽知道这样,深情能够这样!悲痛不过悲在生死别离时,难道动物也是这样的吗?
29、朝三暮四
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人们叫他狙公.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物,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打算减少猴子吃橡子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30、杀驼破瓮
从前有一个人,一开始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偷吃粮食把头伸到了这瓮中,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有一个老人来到见了就说:“你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够出来了.”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这样行事的人,被后人所耻笑.
31、雁冢
无锡县荡口镇有一个老百姓得到一只大雁,准备杀了烧着吃,有一个书生看见觉得很可怜,就买下它回家后养着玩.但是怕它飞走用绳子缚住大雁的两翅膀,使它不能飞.大雁和鸡鸭同关在笼中,也很温顺,只有听得空中大雁叫时就抬头叫喊回应.一天,有一群大雁在上空飞过,这只大雁大叫,忽然有一只大雁从空中飞下来栖在屋檐上,两大雁相互看着,伸长脖子鸣叫,努力展翅欲飞,象认识的一样:一只要请它下来,另一只请它上去.书生看了后悟出两大雁必定旧相识,就剪断了绳子让它飞走.但是这只大雁垂下翅膀很久了,不能展翅飞翔了,每次飞起又掉下来,竟然不能飞走.屋檐上的大雁守了一天,忽然从屋檐上飞下来,两大雁相对悲哀地鸣叫.过了一天,书生来察看,两只大雁都死了.书生被大雁的情义所感动,合起来葬了它们,取墓名为“雁冢”.
32、小人
朝康熙年间,有个玩摩术的人,带着一个盒子,盒子里藏着个小人,这个小人高有一尺左右.有人向盒子中投了钱,玩魔术人就打开盒子让小人出来唱曲.唱完以后,小人就退回到盒子里去.玩魔术的人到了宫掖时,管理宫掖的负责人把盒子给搞魔术的人要过来,拿到办公的地方,仔细查问盒子中小人来自哪里.小人开始的时候不敢说.这个负责人一再追问,小人才自己说出了他是哪里的属于哪个家族.原来,这个小人是读书童子,从私塾老师那里回来的时候,被玩魔术的人麻醉了.玩魔术的人接着让他吃了药,使他四肢极度缩小;会魔术的人于是就拾带着他到处走,当作戏耍的工具.知道这些情况后,宫掖的负责人大怒,用棍棒打杀了这个玩魔术的人.
33、义士赵良
赵良这个人,祖籍燕赵(今河北一带).漂泊江湖之中,疾恶如仇.一天路过谢庄,听到有哭的声音,就快步进入茅草屋里,见到一个少女面目脏乱,表情非常悲伤,赵良问她怎么了,这才得知是被某村两个恶少欺凌,痛苦的不想活了.赵良愤怒的不可忍耐,径直到了那个村庄,找寻到了两个恶少,责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欺凌无辜的小女骇?”一个恶少虎视耽耽的说:“关你什么事?”赵良用眼瞪他并说道:”你不是人啊~是个禽兽.”还没等恶少拔出剑来,赵良的剑已经插进了他的心脏,立刻就倒地了.另一个恶少跪地求饶,赵良割下他的耳朵以示众人,告诉他们不能再做坏事了!
34.鲁人锯竿入城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但是我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听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35.熊与坎中人
有一个人到山里射鹿,忽然掉进一个坑里,看到有几头小熊.一会儿,有只大熊进入坑里,那人以为它要伤害自己.一会儿,大熊把食物分给几个孩子,最后给了那人一份.那人饿了很久,冒着生命危险吃了.大熊似乎很同情他.每次母熊觅食回来,都会分给他一份,这个人就这样活了下来.后来,后来小熊长大了,母熊把它们一一背出坑.小熊全走了,那人估计自己必死在坑中,但母熊又回来了,坐在人身边.人明白了它的意思,便抱着熊的腿,熊立即跳出,就死不了了.唉,都说禽兽没有情义,但看这熊,怎么能说它没有情义呢?
36、陈万年教子谄谀
陈万年是朝中显赫的大官,有一次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咸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去,不听我讲,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爹爹的话,我都晓得,大抵教儿子对上司要拍马屁、讨好啊,如此而已!”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37.“黄耳”传书
晋初大诗人陆机养了一只狗,名叫黄耳,甚受主人喜爱.陆机久寓京师洛阳,十分想念江南的家乡,有一天便对黄耳开玩笑说:我很久不能和家里通信,你能帮忙传递消息吗?不想这只狗竟摇着尾巴,连连发出声音,似乎表示答应.陆机大为惊诧,立即写了一封信,装入竹筒,绑在黄耳的颈上,放它出门.黄耳不仅把信送到了陆机的家里,还把家人的回信带了回来.家乡和洛阳相隔千里,人往返需五十天,而黄耳只用了二十天.后来,黄耳就经常在南北两地奔跑,为陆机传递书信,成了狗信使.为了感谢“黄耳”传书之功,它死后,陆机把它埋葬在家乡,村人呼之为“黄耳冢”.
38、报应
平望人王均,喜欢吃青蛙,制造了一根铁针,长两尺左右.每捉到一只青蛙,就用针穿它的头颈,针穿满了,就带回去,作为菜肴.象这样好多年.一天,他到亲戚家,见到桌上没有青蛙,十分遗憾.晚上,亲戚留他住宿.半夜里,远处失火,王均攀到屋顶观看,见火势熊熊.亲戚家靠河居住,害怕盗贼顺着水爬上房屋,所以在河边插了数十根铁条,顶端都十分锐利,向锋利的刀刃一样.王均在屋顶远远地观望火光,幸灾乐祸,失足坠落,铁条正好穿过他的头颈,他叫得很惨.来营救他的人没有办法可想.后来有人在水中放了一把长长的梯子,大家沿着梯子往上爬,才将他营救下来,但是他已经死了.他的死状像针穿青蛙,大概是他杀生的报应吧.
39、南岐之人
南岐座落在陕西、四川一带的山谷中.他们很少与外界的人接触.南岐的水很甜,但是缺碘.常年饮用这种水就会得大脖子病.南岐的居民没有一个脖子不大的.有一天,从山外来了一个人,这就轰动了南岐.居民们扶老携幼都来围观.他们看着看着,就对外地人的脖子议论开了:“唉他大婶,你看那个人的脖子.”“他二嫂,真怪呀,他的脖子怎么那么细那么长,难看死了!”“干干巴巴的,他的脖子准是得了什么病.”“这么细的脖子,走到大街上,该多丢丑!怎么也不用块围巾裹起来呢?”外地人听了,就笑着说:“你们的脖子才有病呢,那叫大脖子病!你们有病不治,反而来讥笑我的脖子,岂不笑死人了!”南岐人说:“我们全村人都是这样的脖子,肥肥胖胖的,多好看啊!你掏钱请我们治,我们还不干呐!”
40、犬负米救主人
杨光远反叛青州的时候,有个姓孙的人被围困在城里,他的田庄在青州西侧.城门关闭了很久,内外隔绝,食物都吃光了,全族都愁苦叹息.有一只狗在旁边走来走去,似乎很忧虑的样子.孙某说:“家里没有粮食,人就要死了,怎么办?你能为我去田庄取米吗?”狗摇摇尾巴回应他.这天夜里,(孙某)把一个布袋和书信系在狗的背上.狗就从排水沟出去了,到了田庄就叫了起来.庄上的人开了门,认识这只狗,拿下书信看了之后,让狗背了米回来,天还没亮就进城了.像这样几个月,孙某全家得以不饿死.后来杨光远败北,城门大开.
41、迂公修屋
有一个姓迂的人,世人称他迂公,性格吝啬.篱笆破了也不修理,屋顶上的瓦片破了也不修理. 一天,半夜下起了暴雨,屋子漏雨漏得象水柱,他的儿女们东躲西藏,还是被雨水打湿了大半身,他们满身污垢的一边大叫大骂,妻子质问他说:“我嫁给你,是因为你家中富贵,却没想到要受这种苦累,你如何为人夫,如何为人父?”迂公无可奈何.第二天,请来工匠将屋子修好.然而在后来的两个月中,天气晴朗无比,看不见将要下雨的征兆.迂公叹息道:“刚刚将屋子修好,就不下雨了,这不是白白浪费许多工钱吗?”
42、买猪千口
县官写字太潦草,总是信手舞来.一次准备宴请客人,就写了清单派吏役去买菜,其中“猪舌”的”舌”字写得很长,吏役以为是买猪千口.到市场去后,哪里有这许多?便遍乡寻买,也只是买到500口,只得硬着头皮回去禀报.县官大笑说:“我让买猪舌,怎么弄成买猪千口啊?” 吏役回答县官:“以后若要到市场去买鹅的话,写字千万要短些,不要写作买‘我鸟’!”
43、若石之死
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山北,有老虎经常蹲在他的篱笆外窥视.若石率领他的家人昼夜警惕:日出的时候敲响钲,日落就点起篝火,夜晚就敲铃铛守夜.种荆棘灌木、在山谷筑墙来防守.一年过去了老虎没有得到任何东西. 一天,老虎死了,若石大喜,自以为老虎死了没有对自己形成威胁的动物了.于是放松了警惕,撤除了防备.墙坏了也不修.没过多久,有貙听到他的牛羊猪的声音就进入并吃它们.若石不知道它是貙,呵叱它它不跑开,貙象人一样站立起来用爪子抓死了他.人们认为若子是只知一不知二,应有此下场啊.
44、鲁恭治中牢
鲁恭担任中牟县令,注重道德教化,不采用刑罚的方式.河南尹袁安听说这件事,怀疑它不是真的,便让自己的下属肥亲到中牟县去视察.肥亲走进中牟县,在视察过程中,来到一棵桑树下休息.忽然,从远处飞来一只野鸡,在他们旁边落下,野鸡旁还有一个小孩.肥亲问那个小孩:“你为甚么不把它抓住?”那个小孩说:“这个季节正是野鸡培育它们的鸡雏的时候,抓了它,小鸡们就没法活了.”肥亲听了,对鲁恭说:“我此次前来,是来检查你的政绩的,蝗虫不犯县境,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现象;教化的恩泽施之于鸟兽,这是第二个现象;小孩也怀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个现象.这就够了,我不在这里久留了,我在这里久留,只能起到打扰贤者的作用.”说完就回去向袁安汇报去了.
45、责人当以其方
有个富人夜晚突然得了重病,叫仆人击石取火.这天夜里特别阴暗,找不到刀与石头.富人催促得很急迫.仆人愤然道:“您责备人也太无理了,现在夜黑如漆,为何不拿火来给我照照?要能够找到钻火用的工具,然后就容易得到火了.”富人说:“我有火,还要你照明吗!”孔文举所说这件事后说:“责备人应当讲究方法才行.”
46、郑韶大难不死
隋炀帝时,闽中(今福建境内)太守(郡的长官)郑韶养了一条狗,对它的宠爱超过了对自己的儿子.郑韶有个仇人,叫做薛元周.薛元周怀恨在心,常常怀里藏着匕首打算刺杀郑韶,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机会.一天,薛元周在巷口等着,知道郑韶将要出门.郑韶正要出门,他的狗拉住他的衣服不放.郑韶大怒,命令家人把狗拴在柱子上.狗咬断绳子跑上来,又拉着他的衣服不让他走.郑韶感到奇怪.那狗突然大叫,跳起来咬死了薛元周.郑韶搜查了薛元周的衣服,果然发现了他藏的匕首.
47明义法师之鸠
浙江盐官县庆善寺明义法师,退居乡里.有一天早晨出门,看见有一只小鸠掉在地上,便带他回去,亲自喂食.两个月后就能飞了.白天就在林间飞翔,晚上就投宿在法师家屏风和几案间.十月后,明义法师的徒弟惠月主持了庆善寺,迎接他师傅回来.到了晚上鸠回去,屋里寂静没有人,没看见法师,便绕着房间飞,不停悲伤地鸣叫.看房子的人可怜它,说:“我送你会到法师那儿.”第二天,他将鸠装在笼子里出发,到法师那儿.从此不再飞出去,天天和法师作伴,(法师)用手抚摸(它)都不动,但当别人靠近它时,就惊慌地飞走.呜呼!谁说禽兽无情?
类似问题3:关于文言文启蒙读本的翻译如题20~66白毛女、欧阳询观古碑、公冶长与鹞鹰、邴原弃学、小儿饲鹊、刘氏善举、鹿亦有知、二鸿、朝三暮四、杀驼破翁、雁琢、小人、义士赵良等等等等翻译
还有的文章你题目没有给,所以只能这么点咯~~o(∩_∩)o
“翻译越多,加分越多”估计你也没多少分能给我啦~~你只是试用期
哎~ o()^))o
《欧阳询观古碑》
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离去.
《公冶长与鹞鹰》
世俗传说公冶长能听懂各种「鸟语」.有一次公冶长听到老鹰嘎嘎地叫:「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只死獐,你来吃肉,我吃肠.」公冶长跑到南山,果然找到一只獐,可是他并不想把肠子拿给老鹰吃.老鹰因此怀恨在心.过了不久,那只老鹰又像上次一样来通报,公冶长又像上次那样跑往南山去.他远远见到几个人围着一个东西,在那里议论纷纷.公冶长以为是死獐,怕被别人抢走,就老远喊着:「那是我打死的.」等他跑过来一看,竟然是一具尸体,不是獐.这些人就逮捕公冶长,扭送到官府去.县令问案情,公冶长说明来龙去脉,但县令不相信他懂鸟语.刚好这时候屋檐下的鸟雀叫声很急,县令就问公冶长:「你如果懂得鸟语,那么,你听懂这只刚飞来的鸟吱吱喳喳的,为了什么事呢?」公冶长仔细听了好一会儿之后说:「那只鸟说,东乡有一车粟米翻车,粟米撒了一地,来叫大伙儿去吃啊.」县令派人到东乡去考察,果真如此,就释放了公冶长,不监禁他了.
《邴原弃学》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小儿饲鹊》
院子里有棵树,树上有一个鸟巢,鸟鹊在朝中喂养两个孩子,每天自己在那里呱呱地叫.后来遇到狂风,树折了,巢毁了,两个小鸟掉在地上.一个小孩看见了,不禁欢喜,把小鸟抱了回去,每天早晚喂养它们,非常喜欢它们,等他们渐渐长大才能飞走.一只猫过来袭击,叼走了小鸟,孩子立刻去追猫,未赶上,顿时停下来哭泣.小孩说:“早知道这样,我放回林间,猫就不会吃了小鸟.这是我的过错.”
《刘氏善举》
刘某某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生养有一个孩子.她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点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一年到头都是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她总是能够拿一升一斗的粮食周济他们.偶尔有没有穿的,她就拿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说她太好了.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母亲就告戒他,说:“对别人做好事,是人的本分,哪一个人没有急窘的事情遭遇呢?”母亲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都被烧毁,乡邻们都主动地给予他们衣物,并且为他们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念刘寡妇的情呀.到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善举的作用.
《鹿亦有知》
博山有个姓李的人,以砍柴为生.一天,他在山坳里捡到一只鹿仔,就带回家喂养.鹿长大一点后,十分驯服,见到人就呦呦叫.他们家周围都是大山,鹿出去,到晚上必然回来.到了秋祭的时候,照常例要用鹿(祭祀),官府监督打猎的人很着急,限期要送上,但是(猎户)十几天都没有打到鹿,就向这个姓李的人请求(把鹿给他),姓李的人不给.猎户一个劲地哀求.姓李的人迟疑道:"等我考虑考虑."当夜鹿就逃走了,不再回来.姓李的人十分后悔.
《二鸿》
有一个猎人得到了一只天鹅,其中雄的那只跟着猎人飞到了他家,悲伤地鸣叫着,徘徊着,到了黄昏才走.第二天来了,猎人捉住了他,看见他伸出头颈俯仰着,吐出半块黄金.猎人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用来赎妻子的.”雄天鹅向猎人点了点头,猎人放了两只天鹅,两只天鹅双飞而去.猎人称了一下金子,有二两六钱多.唉!禽兽知道这样,但深情能够这样!悲痛不过悲在生死别离时,难道动物也是这样的吗?
《朝三暮四》
宋朝有个叫狙公的人,喜欢猴子,成群的养它们(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知道他的意思.(狙公)减少家里的口粮来满足猴子的食欲.不久(粮食)不够了,打算限制猴子的食量,担心猴子们将不驯服与自己先骗它们说:"给你们橡果,早上四颗晚上三颗,满足吗?"猴子们都高兴地拜倒在地上.
《义士赵良》
赵良这个人,祖籍燕赵(今河北一带).漂泊在江湖上,疾恶如仇.一天,路过谢庄,听见有哭声,就快步到了一间茅屋,看见一位少女,蓬头垢面,哭得很伤心.赵良就问她什么事,一问才知道她被某个村子的两个恶少凌辱了,因此痛不欲婶.赵良一听怒不可遏,径直来到这个村子,要两个恶少出来,责备他们说:“你们为什么凌辱无辜少女?”一个恶少虎视耽耽地说:“干你什么事?”赵良斥责道:“你不是人,简直就是禽兽啊!”还没等恶少出剑,赵良剑已刺进了恶少的胸膛,恶少立即就倒在了地上.另外一个恶少跪伏在地上求饶,赵良斩下了他的耳朵示众,以警告他不得为非作歹.
《杀驼破翁》
有一个人,原先在坛子里盛放了谷子.他的骆驼把头伸进坛子里吃谷子,头再也出不来了.他见骆驼的头出不来了,十分忧愁烦恼.有一个老人走来对他说:”你不用发愁,我教你办法把骆驼头弄出来.只要你听我的话,一定能很快弄出来.你应当把骆驼头砍下来,就自然能出来了.”于是他就听老人的话,用刀斩下了骆驼的头.这样即杀死了骆驼,又砸破了坛子,受到世人讥笑.
《雁冢》
无锡县荡口镇有一个老百姓得到一只大雁,准备杀了烧着吃,有一个书生看见觉得很可怜,就买下它回家后养着玩.但是怕它飞走用绳子缚住大雁的两翅膀,使它不能飞.大雁寄居在鸡舍中,忍受着鸡的欺负,只听得空中大雁叫时就抬头叫喊回应.一天,有一群大雁在上空飞过,这只大雁大叫,忽然有一只大雁从空中飞下来栖在屋檐上,两大雁相互对应鸣叫展翅,象认识的一样,一只要请它下来,另一只请它上去.书生看了后悟出两大雁必定旧相识,就剪断了绳子让它飞走.但是这只大雁垂下翅膀很久了,不能展翅飞翔了,每次飞起又掉下来,竟然不能飞走.屋檐上的大雁守了一天,忽然从屋檐上飞下来,两大雁相对悲哀地鸣叫.过了一天,书生来察看,两只大雁都死了.书生被大雁的情义所感动,合起来葬了它们,取墓名为“雁冢”.
《小人》
朝康熙年间,有个玩摩术的人,带着一个盒子,盒子里藏着个小人,这个小人高有一尺左右.有人向盒子中投了钱,玩魔术人就打开盒子让小人出来唱曲.唱完以后,小人就退回到盒子里去.玩魔术的人到了宫掖时,管理宫掖的负责人把盒子给搞魔术的人要过来,拿到办公的地方,仔细查问盒子中小人来自哪里.小人开始的时候不敢说.这个负责人一再追问,小人才自己说出了他是哪里的属于哪个家族.原来,这个小人是读书童子,从私塾老师那里回来的时候,被玩魔术的人麻醉了.玩魔术的人接着让他吃了药,使他四肢极度缩小;会魔术的人于是就拾带着他到处走,当作戏耍的工具.知道这些情况后,宫掖的负责人大怒,用棍棒打杀了这个玩魔术的人.
《义士赵良》
赵良这个人,祖籍燕赵(今河北,辽宁一带).漂泊江湖之中,疾恶如仇.一天路过谢庄,听到有哭的声音,就快步进入茅草屋里,见到一个少女面目脏乱,表情非常悲伤,赵良问她怎么了,这才得知是被某村两个恶少欺凌,痛苦的不想活了.赵良愤怒的不可忍耐,径直到了那个村庄,找寻到了两个恶少,责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欺凌无辜的小女骇?”一个恶少虎视耽耽的说:“关你什么事?”赵良生气地瞪大眼睛并说道:"你不是人,只配当个禽兽.”还没等恶少拔出剑来,赵良的剑已经插进了他的心脏,恶少立刻就倒地了.另一个恶少跪地求饶,赵良割下恶少的耳朵以示众人,告诉他们不能再做坏事了!
选我,我的多~~~o(∩_∩)o
类似问题4:英语翻译要162~191的一定要简洁,162郑人买履 163南辕北辙 164钱货入瓶 165溺水童得救 166永泉夫妇 167遗产 168牧竖巧逮狼 169黠狼 170陈在衡不怕狼 171商鞅治秦 172虎画 173虎与人 174张溥与“七录斋
162郑 人 买 履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在家里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他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他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63南 辕 北 辙 国君魏安厘王想出兵攻伐赵国.谋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邻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风尘仆仆赶来求见安厘王,劝阻伐赵. 季梁对安厘王说:“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见一个人坐车朝北而行,但他告诉我要到楚国去.楚国在南方,我问他为什么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说:‘不要紧,我的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马好也不顶用,朝北不是到楚国该走的方向.那人指着车上的大口袋说:‘不要紧,我的路费多着呢.’我又给他指明,路费多也不济事,这样到不了楚国.那人还是说:‘不要紧,我的马夫最会赶车.’这人真是糊涂到家了,他的方向不对,即使马跑得特别快,路费带得特别多,马夫特别会赶车,这些条件再好,也只能使他离开目的地越远.” 说到这儿,季梁把话头引上本题:“而今,大王要成就霸业,一举一动都要取信于天下,方能树立权威,众望所归;如果仗着自已国家大、兵力强,动不动进攻人家,这就不能建立威信,恰恰就像那个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样,只能离成就霸业的目标越来越远!”164钱货入瓶 扬州有个乞丐,叫胡媚儿,他有一个瓶子,同别人说:“如果施舍的钱放满这个瓶子,就会永远幸福!”旁观的人看到瓶子只装满了一半,有施舍十文钱,百文钱的,然而瓶子扔就没有满.人们对此感到奇怪,一个有钱人经过此地,施舍了千文钱,还是没有满.有一个好事的人牵着一头驴,说:“施舍一头驴.”乞讨者点了点头,驴子随后便成像绳子似的进入到瓶子里,整个市场上的人都感到惊讶.这个时候,有辆货车经过,货车的主人听后便开玩笑说:“能不能让我的货车进入到瓶子里?”回答说:“可以.”乞丐将瓶口微微一侧,货车一个个进入到瓶中,货主非常惊讶,想要揪住乞丐,然而乞丐已经躲进瓶子中.货主将瓶子打碎,却一无所有. 166永泉夫妇 扬州有一个名叫永泉的人,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却还未娶妻.家中有一个老母亲,年纪有七十岁了,卧病在床.永泉从早上太阳出来便开始劳作,太阳落山的时候便回来休息,从来没有停止服侍过母亲.乡里有一个女的,二十九岁,因为永泉的孝顺,想要跟随他.她的父母不允许,女的竭力争取,还是不答应,于是两人结伴私奔了.十年以后,永泉的母亲去世了,他们哀痛的把她埋葬了,乡邻都称赞他们的孝顺.这个时候女的母亲也得病了,兄嫂弟媳都嫌弃她不再理她,永泉说:“你服侍我的母亲就好像自己的母亲一样,现在你的母亲生病了.我应当把你的母亲看作是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他们随即把女的母亲接了回来.永泉夫妇服侍了她五年,竟然使女的母亲再次恢复了健康.女的母亲最终领悟到“人的善与恶,不是用钱就可以衡量得,关键在于自己得心啊. 牧竖巧逮狼 两个牧童走进山林里(恰好)走到一个狼窝前,窝里有两只小狼,(两个牧童)谋划着各抓一只.(他们又)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相距几十步远.过了一会儿老狼回来了,它钻进狼窝看见小狼不见了,(焦急万分)看样子相当仓皇.
一个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脚,又是揪它的耳朵,让它哀号;老狼听到小狼的叫声,仰头看见了(牧童和小狼),愤怒着冲到树下,一边嚎叫一边连爬带抓(着树干想爬上去).(这时)另一个牧童也在另一棵树上欺负得小狼急促地哀号起来;老狼(听到了)停下(它的)嚎叫四周张望,才远远看见另一棵树(上的小狼和牧童),它又放弃这棵树奔跑向另一边,(它)奔跑嚎叫象刚才一样.第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它又回身奔向第一棵.口中叫个不停、脚下奔跑不止,来来回回跑了几十趟,跑得渐渐慢了,叫声渐渐弱了;不一会儿,(就累得)奄奄一息,直挺挺地倒在地上,过了许久,便一动不动了.牧童爬下树一看,老狼已经没气了,就得到了两只小狼
剩下没找到了.
类似问题5: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全部!)
19、关羽刮骨疗毒
关羽曾经被乱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毒已渗入到骨头里,应当刨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的骨头,除掉毒药,这样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医生刨开.当时关羽恰好邀请各位将领在一起喝酒吃饭,臂膀上的鲜血淋漓,溢出盘子,而关羽却依然吃烤肉,举起酒杯喝酒,谈笑自若.
20.白毛女
有个佃农名叫杨白劳,早年失偶,养育了一个女儿,名字叫做喜儿,许配给了住同一个村子里的名叫大春的青年.(村里有个)地主叫黄世仁,(此人)为富不仁,逼(杨白劳)交租,杨白劳呼喊求助无路可走,于是自杀而死.喜儿立刻陷入虎口,被黄世仁所奸污了.接着黄世仁又想把喜儿卖掉.喜儿没有办法,就在半夜里逃跑了,跑到深山然后躲藏起来,采摘野果吃.为了报仇而生存,偷偷进入古寺,抓人们供给菩萨的供品吃,人们都以为她是鬼.后来解放军到来,(喜儿)被大春抓住了.大春仔细看看,正是喜儿啊!喜儿自己说出了(她)的坎坷经历,两个人不由得感慨起来.这正是:漫漫长夜后终于看见日出了,地覆天翻(的革命)让劳动人民都当家作主人了.从此世界上没有残酷的政令,豺狼虎豹般的压迫者都被人民烧成灰烬(打倒了).
23:邴原泣学
邴原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逝了,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没有丧父,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 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说:“(我)没有钱读书.”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可以白教你,不用交钱.”于是,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背诵了《孝经》和《论语》.
24、小儿饲鹊
院子里有棵树,树上有一个鸟巢,喜鹊在巢中喂养两个孩子,每天它自己在那里呱呱地叫着.后来遇到狂风,树枝折断了,鹊巢毁坏了,两个小鸟掉在地上了.一个小孩看见了,不禁欢喜,把小鸟抱了回去,每天早晚喂养它们,非常喜欢,等它们渐渐长大才能飞.一只猫过来袭击,叼走了小鸟,孩子立刻去追猫,未赶上,顿时停下来哭泣.小孩说:“早知道这样,我把你们放回林间,(你们)就不会被猫吃了.这是我的过错啊!”
25、刘氏善举
刘某某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生养有一个儿子.她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点着蜡烛在织机上纺织,一年到头都是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她总是能够拿一升一斗的粮食周济他们.偶尔有没有穿的,她就拿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说她太好了.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母亲就告戒他,说:“对别人做好事,是人的本分,哪一个人没有急窘的事情遭遇呢?”母亲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都被烧毁,乡邻们都主动地给予他们衣物,并且为他们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念刘寡妇的情呀.到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善举的作用.
26、枭逢鸠
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说:“你要到哪里去?”猫头鹰说: “我要搬到东面去.”.斑鸠说: “为甚麽缘故呢?” 猫头鹰说: “村裏的人都讨厌我叫的声音,为了这个缘故,我要搬到东面去.”斑鸠说:“你要是能改变了叫的声音,那就好了; 要是不能改变叫的声音,就是搬到东面去,人还是讨厌你的声音的.”
27、鹿亦有知
博山有个姓李的人,以砍柴为生.一天,他在山坳里捡到一只鹿仔,就带回家喂养.鹿长大一点后,十分驯服,见到人就呦呦叫.他们家周围都是大山,鹿出去,到晚上必然回来.到了秋祭的时候,照常例要用鹿祭祀,官府监督打猎的人很着急,限期要送上,但是猎户十几天都没有打到鹿,就向这个姓李的人请求把鹿给他,姓李的人不给.猎户一个劲地哀求.姓李的人迟疑道:"等我考虑考虑."当夜鹿就逃走了,不再回来.姓李的人十分后悔.
28、二鸿
有一个猎人得到了一只天鹅,其中雄的那只跟着猎人飞到了他家,悲伤地鸣叫着,徘徊着,到了黄昏才走.第二天来了,猎人捉住了他,看见他伸出头颈俯仰着,吐出半块黄金.猎人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用来赎妻子的.猎人放了两只天鹅,两只天鹅双飞而去.猎人称了一下金子,有二两六钱多.唉!禽兽知道这样,深情能够这样!悲痛不过悲在生死别离时,难道动物也是这样的吗?
29、朝三暮四
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人们叫他狙公.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物,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打算减少猴子吃橡子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30、杀驼破瓮
从前有一个人,一开始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偷吃粮食把头伸到了这瓮中,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有一个老人来到见了就说:“你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够出来了.”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这样行事的人,被后人所耻笑.
31、雁冢
无锡县荡口镇有一个老百姓得到一只大雁,准备杀了烧着吃,有一个书生看见觉得很可怜,就买下它回家后养着玩.但是怕它飞走用绳子缚住大雁的两翅膀,使它不能飞.大雁和鸡鸭同关在笼中,也很温顺,只有听得空中大雁叫时就抬头叫喊回应.一天,有一群大雁在上空飞过,这只大雁大叫,忽然有一只大雁从空中飞下来栖在屋檐上,两大雁相互看着,伸长脖子鸣叫,努力展翅欲飞,象认识的一样:一只要请它下来,另一只请它上去.书生看了后悟出两大雁必定旧相识,就剪断了绳子让它飞走.但是这只大雁垂下翅膀很久了,不能展翅飞翔了,每次飞起又掉下来,竟然不能飞走.屋檐上的大雁守了一天,忽然从屋檐上飞下来,两大雁相对悲哀地鸣叫.过了一天,书生来察看,两只大雁都死了.书生被大雁的情义所感动,合起来葬了它们,取墓名为“雁冢”.
32、小人
朝康熙年间,有个玩摩术的人,带着一个盒子,盒子里藏着个小人,这个小人高有一尺左右.有人向盒子中投了钱,玩魔术人就打开盒子让小人出来唱曲.唱完以后,小人就退回到盒子里去.玩魔术的人到了宫掖时,管理宫掖的负责人把盒子给搞魔术的人要过来,拿到办公的地方,仔细查问盒子中小人来自哪里.小人开始的时候不敢说.这个负责人一再追问,小人才自己说出了他是哪里的属于哪个家族.原来,这个小人是读书童子,从私塾老师那里回来的时候,被玩魔术的人麻醉了.玩魔术的人接着让他吃了药,使他四肢极度缩小;会魔术的人于是就拾带着他到处走,当作戏耍的工具.知道这些情况后,宫掖的负责人大怒,用棍棒打杀了这个玩魔术的人.
33、义士赵良
赵良这个人,祖籍燕赵(今河北一带).漂泊江湖之中,疾恶如仇.一天路过谢庄,听到有哭的声音,就快步进入茅草屋里,见到一个少女面目脏乱,表情非常悲伤,赵良问她怎么了,这才得知是被某村两个恶少欺凌,痛苦的不想活了.赵良愤怒的不可忍耐,径直到了那个村庄,找寻到了两个恶少,责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欺凌无辜的小女骇?”一个恶少虎视耽耽的说:“关你什么事?”赵良用眼瞪他并说道:”你不是人啊~是个禽兽.”还没等恶少拔出剑来,赵良的剑已经插进了他的心脏,立刻就倒地了.另一个恶少跪地求饶,赵良割下他的耳朵以示众人,告诉他们不能再做坏事了!
34.鲁人锯竿入城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但是我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听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35.熊与坎中人
有一个人到山里射鹿,忽然掉进一个坑里,看到有几头小熊.一会儿,有只大熊进入坑里,那人以为它要伤害自己.一会儿,大熊把食物分给几个孩子,最后给了那人一份.那人饿了很久,冒着生命危险吃了.大熊似乎很同情他.每次母熊觅食回来,都会分给他一份,这个人就这样活了下来.后来,后来小熊长大了,母熊把它们一一背出坑.小熊全走了,那人估计自己必死在坑中,但母熊又回来了,坐在人身边.人明白了它的意思,便抱着熊的腿,熊立即跳出,就死不了了.唉,都说禽兽没有情义,但看这熊,怎么能说它没有情义呢?
36、陈万年教子谄谀
陈万年是朝中显赫的大官,有一次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咸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去,不听我讲,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爹爹的话,我都晓得,大抵教儿子对上司要拍马屁、讨好啊,如此而已!”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37.“黄耳”传书
晋初大诗人陆机养了一只狗,名叫黄耳,甚受主人喜爱.陆机久寓京师洛阳,十分想念江南的家乡,有一天便对黄耳开玩笑说:我很久不能和家里通信,你能帮忙传递消息吗?不想这只狗竟摇着尾巴,连连发出声音,似乎表示答应.陆机大为惊诧,立即写了一封信,装入竹筒,绑在黄耳的颈上,放它出门.黄耳不仅把信送到了陆机的家里,还把家人的回信带了回来.家乡和洛阳相隔千里,人往返需五十天,而黄耳只用了二十天.后来,黄耳就经常在南北两地奔跑,为陆机传递书信,成了狗信使.为了感谢“黄耳”传书之功,它死后,陆机把它埋葬在家乡,村人呼之为“黄耳冢”.
38、报应
平望人王均,喜欢吃青蛙,制造了一根铁针,长两尺左右.每捉到一只青蛙,就用针穿它的头颈,针穿满了,就带回去,作为菜肴.象这样好多年.一天,他到亲戚家,见到桌上没有青蛙,十分遗憾.晚上,亲戚留他住宿.半夜里,远处失火,王均攀到屋顶观看,见火势熊熊.亲戚家靠河居住,害怕盗贼顺着水爬上房屋,所以在河边插了数十根铁条,顶端都十分锐利,向锋利的刀刃一样.王均在屋顶远远地观望火光,幸灾乐祸,失足坠落,铁条正好穿过他的头颈,他叫得很惨.来营救他的人没有办法可想.后来有人在水中放了一把长长的梯子,大家沿着梯子往上爬,才将他营救下来,但是他已经死了.他的死状像针穿青蛙,大概是他杀生的报应吧.
39、南岐之人
南岐座落在陕西、四川一带的山谷中.他们很少与外界的人接触.南岐的水很甜,但是缺碘.常年饮用这种水就会得大脖子病.南岐的居民没有一个脖子不大的.有一天,从山外来了一个人,这就轰动了南岐.居民们扶老携幼都来围观.他们看着看着,就对外地人的脖子议论开了:“唉他大婶,你看那个人的脖子.”“他二嫂,真怪呀,他的脖子怎么那么细那么长,难看死了!”“干干巴巴的,他的脖子准是得了什么病.”“这么细的脖子,走到大街上,该多丢丑!怎么也不用块围巾裹起来呢?”外地人听了,就笑着说:“你们的脖子才有病呢,那叫大脖子病!你们有病不治,反而来讥笑我的脖子,岂不笑死人了!”南岐人说:“我们全村人都是这样的脖子,肥肥胖胖的,多好看啊!你掏钱请我们治,我们还不干呐!”
40、犬负米救主人
杨光远反叛青州的时候,有个姓孙的人被围困在城里,他的田庄在青州西侧.城门关闭了很久,内外隔绝,食物都吃光了,全族都愁苦叹息.有一只狗在旁边走来走去,似乎很忧虑的样子.孙某说:“家里没有粮食,人就要死了,怎么办?你能为我去田庄取米吗?”狗摇摇尾巴回应他.这天夜里,(孙某)把一个布袋和书信系在狗的背上.狗就从排水沟出去了,到了田庄就叫了起来.庄上的人开了门,认识这只狗,拿下书信看了之后,让狗背了米回来,天还没亮就进城了.像这样几个月,孙某全家得以不饿死.后来杨光远败北,城门大开.
41、迂公修屋
有一个姓迂的人,世人称他迂公,性格吝啬.篱笆破了也不修理,屋顶上的瓦片破了也不修理. 一天,半夜下起了暴雨,屋子漏雨漏得象水柱,他的儿女们东躲西藏,还是被雨水打湿了大半身,他们满身污垢的一边大叫大骂,妻子质问他说:“我嫁给你,是因为你家中富贵,却没想到要受这种苦累,你如何为人夫,如何为人父?”迂公无可奈何.第二天,请来工匠将屋子修好.然而在后来的两个月中,天气晴朗无比,看不见将要下雨的征兆.迂公叹息道:“刚刚将屋子修好,就不下雨了,这不是白白浪费许多工钱吗?”
42、买猪千口
县官写字太潦草,总是信手舞来.一次准备宴请客人,就写了清单派吏役去买菜,其中“猪舌”的”舌”字写得很长,吏役以为是买猪千口.到市场去后,哪里有这许多?便遍乡寻买,也只是买到500口,只得硬着头皮回去禀报.县官大笑说:“我让买猪舌,怎么弄成买猪千口啊?” 吏役回答县官:“以后若要到市场去买鹅的话,写字千万要短些,不要写作买‘我鸟’!”
43、若石之死
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山北,有老虎经常蹲在他的篱笆外窥视.若石率领他的家人昼夜警惕:日出的时候敲响钲,日落就点起篝火,夜晚就敲铃铛守夜.种荆棘灌木、在山谷筑墙来防守.一年过去了老虎没有得到任何东西. 一天,老虎死了,若石大喜,自以为老虎死了没有对自己形成威胁的动物了.于是放松了警惕,撤除了防备.墙坏了也不修.没过多久,有貙听到他的牛羊猪的声音就进入并吃它们.若石不知道它是貙,呵叱它它不跑开,貙象人一样站立起来用爪子抓死了他.人们认为若子是只知一不知二,应有此下场啊.
44、鲁恭治中牢
鲁恭担任中牟县令,注重道德教化,不采用刑罚的方式.河南尹袁安听说这件事,怀疑它不是真的,便让自己的下属肥亲到中牟县去视察.肥亲走进中牟县,在视察过程中,来到一棵桑树下休息.忽然,从远处飞来一只野鸡,在他们旁边落下,野鸡旁还有一个小孩.肥亲问那个小孩:“你为甚么不把它抓住?”那个小孩说:“这个季节正是野鸡培育它们的鸡雏的时候,抓了它,小鸡们就没法活了.”肥亲听了,对鲁恭说:“我此次前来,是来检查你的政绩的,蝗虫不犯县境,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现象;教化的恩泽施之于鸟兽,这是第二个现象;小孩也怀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个现象.这就够了,我不在这里久留了,我在这里久留,只能起到打扰贤者的作用.”说完就回去向袁安汇报去了.
45、责人当以其方
有个富人夜晚突然得了重病,叫仆人击石取火.这天夜里特别阴暗,找不到刀与石头.富人催促得很急迫.仆人愤然道:“您责备人也太无理了,现在夜黑如漆,为何不拿火来给我照照?要能够找到钻火用的工具,然后就容易得到火了.”富人说:“我有火,还要你照明吗!”孔文举所说这件事后说:“责备人应当讲究方法才行.”
46、郑韶大难不死
隋炀帝时,闽中(今福建境内)太守(郡的长官)郑韶养了一条狗,对它的宠爱超过了对自己的儿子.郑韶有个仇人,叫做薛元周.薛元周怀恨在心,常常怀里藏着匕首打算刺杀郑韶,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机会.一天,薛元周在巷口等着,知道郑韶将要出门.郑韶正要出门,他的狗拉住他的衣服不放.郑韶大怒,命令家人把狗拴在柱子上.狗咬断绳子跑上来,又拉着他的衣服不让他走.郑韶感到奇怪.那狗突然大叫,跳起来咬死了薛元周.郑韶搜查了薛元周的衣服,果然发现了他藏的匕首.
47明义法师之鸠
浙江盐官县庆善寺明义法师,退居乡里.有一天早晨出门,看见有一只小鸠掉在地上,便带他回去,亲自喂食.两个月后就能飞了.白天就在林间飞翔,晚上就投宿在法师家屏风和几案间.十月后,明义法师的徒弟惠月主持了庆善寺,迎接他师傅回来.到了晚上鸠回去,屋里寂静没有人,没看见法师,便绕着房间飞,不停悲伤地鸣叫.看房子的人可怜它,说:“我送你会到法师那儿.”第二天,他将鸠装在笼子里出发,到法师那儿.从此不再飞出去,天天和法师作伴,(法师)用手抚摸(它)都不动,但当别人靠近它时,就惊慌地飞走.呜呼!谁说禽兽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