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干支五行-语文学习资料
编辑: admin 2017-01-03
-
4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对应表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 │ │ │ │ │ │ │ │ │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木
木
火
火
土
土
金
金
水
水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 │ │ │ │ │ │ │ │ │ │ │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水
土
木
木
土
火
火
土
金
金
土
水
年的干支
方法一:
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
十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
地支在后,
比如今年
2005
就为-乙酉年.
天干算法:
4
、
5
、
6
、
7
、
8
、
9
、
0
、
1
、
2
、
3
对应的十天干就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
2005
年,最后一位是
5
,对应的天干就是
乙;
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
12
,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
余数分别为: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0
(能整除)、
1
、
2
、
3
,
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
未、
申、酉、戌、亥,
比如
2005
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
5
,对应的天干为乙,
2005
除以
12
,余数
为
1
,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
2005
年为乙酉年.
方法二:
对应数字: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0
相应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对应数字: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0
相应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
酉、
戌、
亥
公元年份
-3,
除以
10
得余数可得天干
,
如
1984
年
,(1984-3)|10=1
所以天干为甲
;
公元年份
-3,
除以
12
得余数可得地支
,
如
1984
年
,(1984-3)|12=1
所以地支为子
;
所以公元
1984
年为甲子年.
方法三:
用一个你知道的年份的天干地支来推算,
比如用
2006
年算
1955
年的天干
地支,先要知道
2006
年是丙戌年,用
2006-1955=51
,再用
51
除以
10
,余数为
1
,表明天干是丙往前推一位,答案是乙,接着用
51
除以
12
,余数为
3
,表明地
支是戌往前推三位,答案是未,那么
1955
年就是乙未年.
方法四:
查表法,前提是你要有个六十甲子表
六十甲子表
1
甲子
13
丙子
25
戊子
37
庚子
49
壬子
2
乙丑
14
丁丑
26
己丑
38
辛丑
50
癸丑
3
丙寅
15
戊寅
27
庚寅
39
壬寅
51
甲寅
4
丁卯
16
已卯
28
辛卯
40
癸卯
52
乙卯
5
戊辰
17
庚辰
29
壬辰
41
甲辰
53
丙辰
6
已巳
18
辛巳
30
癸巳
42
乙巳
54
丁巳
7
庚午
19
壬午
31
甲午
43
丙午
55
戊午
8
辛未
20
癸未
32
乙未
44
丁未
56
已未
9
壬申
21
甲申
33
丙申
45
戊申
57
庚申
10
癸酉
22
乙酉
34
丁酉
46
已酉
58
辛酉
11
甲戌
23
丙戌
35
戊戌
47
庚戌
59
壬戌
12
乙亥
24
丁亥
36
已亥
48
辛亥
60
癸亥
1
,比如,记住几个特殊的年份如
1984
年为甲子年
,
类推
1924,1864,1804,„„均为甲子年.
提到的壬戌是第
59
顺位,
那么用甲子年份加
上
59
减
1
得到的
1982
,
1922
,
1862
,1802„„都是壬戌年!
2
,比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
1911
年(
48
号干支),《戊戌变法》
的戊戌年为
35
号干支,比辛亥年早
13
年,则“1911
-
13=1898”故《戊戌变法》
是
1898
年.
3
,比如,
2008
年:
2008-
3=2005,2005÷60,余数为
25
,查六十年甲子(干
支表)
25
号干支,得知是戊子年.
4
,比如,求
1991
年干支:1991÷60=33
余
11
,年干支序号数
=11
-
3=8
.查
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
(如能诀六十甲子表就太好了)
(注意:年干支的是以立春为分界的,正月立春以后出生的,用本年干支;
在立春前出生的,用上一年的干支)
月的干支
月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正月是寅,二月是卯,三月是子,依次类推
.
月的天干记忆比较简单,只要在你年干的基础上记住几句歌诀就可以了:
甲己之年丙做首;乙庚之年卯为头;
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流行;
还有戊癸何方觅,甲定之上好追求.
意思就是说,
若遇甲或己的年份,
正月是丙寅;
遇上乙或庚之年,
正月为戊
寅;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遇上戊或癸
之年,正月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即可.有表如下:
年
份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甲、巳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乙、庚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丙、辛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丁、壬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戊、癸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注意:农历的闰月是不记干支的)
日的干支
我们都知道,
日的干支,
甲子为第一日,
乙丑为第二日,
丙寅为第三日„„60
日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
周而复始,
循环下去.
例如农历己巳年
(
1989
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
60
天,因此三月
初二又是丁酉日.
找日干支的方法最多,但都是比较有挑战性的.有机会我会同大家分享下!
当然最简单的就是查万年历了!
时的干支
时的地支是固定的,这个就不多说了.
时的天干由日天干也可轻易得到: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
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
该日是乙或庚的,
在子时上
配上丙为丙子;
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
丁壬日为庚子;
戊癸日为壬子.
知道
了子时的天支,便可推知其余.
东方甲乙木
,
南方丙丁火
,
西方庚辛金
,
北方壬癸水
,
中央戊己土
.
东
青龙
木
青
南
朱雀
火
红
中
土
黄
西
白虎
金
白
北
玄武
水
黑
天干:
甲
-
木、乙
-
木、丙
-
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
-水、癸-水
地支:子
-
水、丑
-
土、寅
-
木、卯-木、辰-土、巳-火、午-火、未-土、申
-金、酉-金、戌-土、亥-水
时间时辰
五行纪日干支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23
-
01
子
/
水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01
-
03
丑
/
土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03
-
05
寅
/
木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05
-
07
卯
/
木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07
-
09
辰
/
土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09
-
11
巳
/
火
己巳
辛巳
癸巳
己巳
丁巳
11
-
13
午
/
火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13
-
15
未
/
土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15
-
17
申
/
金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17
-
19
酉
/
金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19
-
21
戊
/
土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21
-
23
亥
/
水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天干地支分别对应五行什么啊
【地支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
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
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
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
辰(龙).戌(犬)属阳土,中方;
丑(牛).未(羊)属阴土,中方.
【天干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
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
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
类似问题2:天干地支五行的意思!天干地支五行三个词的意思啊啊!语文基训上的,明天交,[语文科目]
天干:是我们的祖先根据太阳一天之中的升落变化而演生.在我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
地支:即是根据月亮在一月之中的盈亏变化而演生.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五行:是我国古代先人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希望以上的答案能帮到你
类似问题3:天干地支五行是什么意思[语文科目]
在中国古代历法中,天干指:甲 乙 丙 丁 戊(wu) 己 庚 辛 壬 癸(gui).地支指:子 丑 寅(yin)卯 辰 巳(si) 午 未 申 酉(you) 戌(xu) 亥.天干与地支相互搭配,形成了天之纪法,用来纪年.五行指:金 木 水 火 土.古人认为五行相生相克,是组成大自然的五个要素,使万物循环.
类似问题4:天干地支五行意思,马上要,谢谢大大们.
干支为何物?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传说天干地支是黄帝时候的大挠氏所创.其在运用中有许多神奇的地方,这对现代人来说还是个迷!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
虽然有以下一些说法来考证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谁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来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三命通会》论支干源流曰: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昔盘古氏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其十干曰:于逢、旃蒙、柔兆、疆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 、昭阳;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于、执徐、大荒落、敦洋、协洽、 滩、作噩、阉茂、大渊献.蔡邕独断曰:“干,干也.其名有十,亦曰十母,即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也;支,枝也.其名十有二,亦曰十二子,即今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谓之天皇氏者,取其天开于子之义也;谓之地皇氏者,取其地辟于丑之义也;谓之人皇氏者,取其人生于寅之义也.故干支之名在天皇时始制,而地皇氏则定三辰,道分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而干支始各有所配.人皇氏者,主不虚王,臣不虚贵,政教君臣所自起,饮食男女所自始,始得天地之气而有子母之分,于是干支始有所属焉.至于伏羲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与人,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以作甲历而文字生焉.逮及黄帝授河图,见日月星辰之象,于是始有星官之书.命大尧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子配五行纳音之属.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类似问题5:什么是天干地支?天干地支和五行有关系吗?我不明白他们之间是啥关系,谁能届时给我听
中说: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而出.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现在我们来说一下天干通常的含义:
甲:甲为纯阳之木,又名大林之木,有参天之势,其性坚质硬,能成栋梁之材,喜金克成材方为用.
乙:乙为纯阴之木,又名花草之木,有美化大地装饰风景之意,其性柔质软,喜水来浇灌生扶方为吉.、
丙:丙为纯阳之火,又名太阳之火,有照亮温暖人间之功,其性猛烈刚强,能炼化金属、烧焦万物.喜土、金来耗泄其力为吉.
丁:丁为纯阴之火,又名烛光之火,有照明发光之功.其性柔质弱,有为人不为已的思想,喜木来生扶帮助为吉.
戊:戊为纯阳之土,又名大地之土,有生育万物之功,是万物之司令,其性慈善而坚强,喜士、金来耗泄其力为吉.
已:已为纯阴之土,又名田园之土,有育木止水之功.其性湿质软,低洼阴柔,能造福人间,生育万物,喜火来生扶为吉.
庚:庚为纯阳之金,又名刀剑之金,有刚健肃杀之力,改变事物旧貌之功,其性刚质,摧残万物,喜火来炼制方能成器.
辛:辛为纯阴之金.又名首饰之金,有镶嵌珠宝之用,其性柔质清,装饰世界,喜柔土来生之为吉.
壬:壬为纯阳之水,又名湖海之水,能通天河而周流不息.有灌溉万物之功,其性凶猛刚烈,喜水土耗泄其势方为吉.
癸:癸为纯阴之水,又名雨露之水,有滋润万物之功,其性柔而稳静,喜金来生助为吉.
天干也分五行:
甲乙五行皆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
丙丁五行皆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戊己五行皆属土,戊为阳土,已为阴土;
庚辛五行皆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
壬癸五行皆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在这里,中建堪舆研究院圣钟老师给了我们《天干五行歌诀》:
甲乙东方木,
丙丁南方火,
戊己中央土,
庚辛西方金,
壬癸北方水.
《易经》中乾为上为天,坤为下为地,在形成天干的同时,古人下俯地理,根据大地的结构和状态,时间、空间的并存性,创造了地支,以对应大地的五行、现象和时序.
地支共有十二位,又称“十二地支”,其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是量“天”之数,地支是量地之数,天地合一是万万之数,无穷无尽,包罗万象之中.
十二地支的阴阳分配原理同天干一样,它们皆是按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不变顺序而排布.
双数、偶数者为阴支;单数、奇数者为阳支;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地支五行与含义
寅、卯五行皆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
巳、午五行皆属火,午为阳火,已为阴火.
申、酉五行皆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
亥、子五行皆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
辰、戊、丑、未五行皆属土.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在这里,中建堪舆研究院圣钟老师给了我们《地支五行歌诀》:
亥子北方水,
寅卯东方木,
巳午南方火,
申酉西方金,
辰戌丑未中央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