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的穷途之哭,李白的仰天大笑-穷途之哭-语文学习资

编辑: admin           2017-01-03         

    穷途之哭

    释 义 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也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

    出 处 《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唐王勃《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用 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指绝望的哀伤

    释源:《魏氏春秋》.《世说新语·栖逸》:“阮步兵啸闻数百步.”刘孝标注:《魏氏春秋》:“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反.”《晋书·阮籍传》亦载其事,文字略同.

    阮籍不拘礼俗,行不由径.“穷途之哭”本指他因车无路可行而痛哭,也形容因身处困境而悲哀.如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北周《庚子山集·拟咏怀诗(之四)》:“唯彼穷途哭,知余行路难.” 摘自赵西尧等著《三国文化概览》

    仰天大笑

    【解释】仰头朝天而大声地笑.多就对某件事不以为然而采取旁若无人的态度而言.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求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

    【示例】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提示:

    阮籍的穷途之哭

    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也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

      出 处 《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唐王勃《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用 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指绝望的哀伤

      释源:《魏氏春秋》。《世说新语·栖逸》:“阮步兵啸闻数百步。”刘孝标注:《魏氏春秋》:“阮籍常率意独驾,不...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出自李白的哪首诗?[语文科目]

    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素有远大的抱负,他立志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但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天宝元年(742),李白已四十二岁,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异常兴奋.他满以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

      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一派丰收的景象:“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这不仅点明了归家的时间是秋熟季节,而且,白酒新熟,黄鸡啄黍,显示一种欢快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兴高采烈的情绪,为下面的描写作了铺垫.

      接着,诗人摄取了几个似乎是特写的“镜头”,进一步渲染欢愉之情.李白素爱饮酒,这时更是酒兴勃然,一进家门就“呼童烹鸡酌白酒”,神情飞扬,颇有欢庆奉诏之意.显然,诗人的情绪感染了家人,“儿女嬉笑牵人衣”,此情此态真切动人.饮酒似还不足以表现兴奋之情,继而又“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一边痛饮,一边高歌,表达快慰之情.酒酣兴浓,起身舞剑,剑光闪闪与落日争辉.这样,通过儿女嬉笑,开怀痛饮,高歌起舞几个典型场景,把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这里诗人用了跌宕的表现手法,用“苦不早”反衬诗人的欢乐心情,同时,在喜悦之时,又有“苦不早”之感,正是诗人曲折复杂的心情的真实反映.正因为恨不在更早的时候见到皇帝,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跨马扬鞭巴不得一下跑完遥远的路程.“苦不早”和“著鞭跨马”表现出诗人的满怀希望和急切之情.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诗从“苦不早”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晚年得志的朱买臣.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常常担柴走路时还念书.他的妻子嫌他贫贱,离开了他.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诗中的“会稽愚妇”,就是指朱买臣的妻子.李白把那些目光短浅轻视自己的世俗小人比作“会稽愚妇”,而自比朱买臣,以为象朱买臣一样,西去长安就可青云直上了.真是得意之态溢于言表!

      诗情经过一层层推演,至此,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多么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何等自负的心理,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因为描述了李白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了解李白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特色.诗善于在叙事中抒情.诗人描写从归家到离家,有头有尾,全篇用的是直陈其事的赋体,而又兼采比兴,既有正面的描写,而又间之以烘托.诗人匠心独运,不是一条大道直通到底,而是由表及里,有曲折,有起伏,一层层把感情推向顶点.犹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又生一波,使感情酝蓄得更为强烈,最后喷发而出.全诗跌宕多姿,把感情表现得真挚而又鲜明.

    类似问题2: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的典故出自哪里有没有具体到哪本书哪一章节?(古籍)[语文科目]

    出 处 《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

    类似问题3: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作者写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他想表达什么?人家穷途之哭跟他现在有什么关系?[语文科目]

    当年阮籍狂放不羁,怎么能够效仿他外出游行时,走到尽头就大声哭泣的行为呢?

    王勃所想表达的是:阮籍所处之世是乱世,而自己所处是盛世,所以自己应当积极进步,“不坠青云之志”,而不能像他那样学名士风流.

    类似问题4:"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李白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是被贬时还是被封时?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是李白得到唐玄宗召入京的诏书,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时写下的诗篇,当时诗人已42岁.

      李白素有远大的抱负,他立志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但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天宝元年(742),李白已四十二岁,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异常兴奋.他满以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

      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一派丰收的景象:「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这不仅点明了归家的时间是秋熟季节,而且,白酒新熟,黄鸡啄黍,显示一种欢快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兴高采烈的情绪,为下面的描写作了铺垫.

      接着,诗人摄取了几个似乎是特写的「镜头」,进一步渲染欢愉之情.李白素爱饮酒,这时更是酒兴勃然,一进家门就「呼童烹鸡酌白酒」,神情飞扬,颇有欢庆奉诏之意.显然,诗人的情绪感染了家人,「儿女嬉笑牵人衣」,此情此态真切动人.饮酒似还不足以表现兴奋之情,继而又「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一边痛饮,一边高歌,表达快慰之情.酒酣兴浓,起身舞剑,剑光闪闪与落日争辉.这样,通过儿女嬉笑,开怀痛饮,高歌起舞几个典型场景,把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这里诗人用了跌宕的表现手法,用「苦不早」反衬诗人的欢乐心情,同时,在喜悦之时,又有「苦不早」之感,正是诗人曲折复杂的心情的真实反映.正因为恨不在更早的时候见到皇帝,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跨马扬鞭巴不得一下跑完遥远的路程.「苦不早」和「著鞭跨马」表现出诗人的满怀希望和急切之情.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诗从「苦不早」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晚年得志的朱买臣.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常常担柴走路时还念书.他的妻子嫌他贫贱,离开了他.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诗中的「会稽愚妇」,就是指朱买臣的妻子.李白把那些目光短浅轻视自己的世俗小人比作「会稽愚妇」,而自比朱买臣,以为象朱买臣一样,西去长安就可青云直上了.真是得意之态溢于言表!

      诗情经过一层层推演,至此,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多么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何等自负的心理,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因为描述了李白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了解李白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特色.诗善于在叙事中抒情.诗人描写从归家到离家,有头有尾,全篇用的是直陈其事的赋体,而又兼采比兴,既有正面的描写,而又间之以烘托.诗人匠心独运,不是一条大道直通到底,而是由表及里,有曲折,有起伏,一层层把感情推向顶点.犹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又生一波,使感情酝蓄得更为强烈,最后喷发而出.全诗跌宕多姿,把感情表现得真挚而又鲜明.

    类似问题5: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揭露了李白怎样的思想

    翻译

    我冲着天空大笑出了门,我怎么会是草野间人表达

    “仰天大笑”,多么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何等自负的心理,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   4
  • 相关文章

    节操是什么意思_现在的你还有节操吗?
    冬至是什么意思_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剖析冬至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句话既励志又充满正能量
    歌舞韵律 语言文字的另类灵性沟通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心境之局
    椰子水 椰子汁 椰树之美
    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后感
    文学哈姆雷特内心深处的对话To be or not to be你怎么解读?
    【关于动作描写的美文】关于描写动作的句子请大家看好,是句子,不要一
    【难忘的一节语文课作文】【《一节难忘的语文课》450字作文】百度作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